生物识别新技术纷呈 物联网改变生活

  物联网随处可见改变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迫切的希望能够通过发达的互联网网络,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产生联系,比如人们寄出一份快件,希望能够在互联网上实时掌握快件的动态,再比如通过城市交通信息网,人们可以快速查询公交车到站时间和位置,合理安排出行。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很惊奇的发现,物联网概念已经不再需要强调和深化,因为,人们当初对物联网的夙愿,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随处可见,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行业的发展。

  物联网引领智能交通开始一轮跨越式发展;RFID技术伴随物联网崛起;门禁结合物联网发展更快;物联网智能照明让生活更智能舒适;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受追捧;智能家居助产业实现突破。

  中国无人机产业兴起助力 提高侦查安保水平

  近日,中国新型无人机吸频繁亮相引多家外媒关注。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5日称,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近日展出“天翼”无人机的改进型。这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具备一定隐形能力,是中国追赶美国高新军事技术的最新成果。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称,“天翼”无人机以紧凑型双发布局替代了以往的单发布局,外形酷似美国RQ-4“全球鹰”大型无人侦察机,但尺寸更接近于布局紧凑的MQ-9“死神”无人机。报道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希望借此提升无人机的红外隐形性能”。此外这家公司还推出另一种“翔龙”无人机。《简氏防务周刊》认为,多种新型号无人机的出现可能暗示解放军对无人机的迫切需求。

  除了传统的侦察任务外,中国新型无人机还担负起越来越多的任务。《纽约时报》称,中国无人机处于全天候待命状态,已能进行侦察、定位等功能,可用来协助抓捕恐怖分子,中国军方人士表示:“无人机身负监视、侦察和攻击使命,将在反恐行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检产品趋势: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化、集成化

  随着安检产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矿企业,对金属物的辨别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

  安检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地铁等应用场合中在安检方面的投资不仅包括购置相应的安检设备,还需增加相应的安检人员。随着检测手段增加,复杂程度提高,对安检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随之提高,安检成本不断提升。因此,开发更加智能化的检验手段,提高安检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是安检设备要发展的重要方向。

  租赁方式将日益普遍。随着安检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些文化场所以及一些体育场馆等对临时增加安检设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采取租赁方式可以降低设备投入,减少保养维护费用,对于资金实力不强的业主而言是较好的选择。同时,未来设备企业的服务收入也将逐步提高,服务的作用将日益凸显,甚至将成为决定厂商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安检系统应当与其他安防系统集成,包括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保证安检系统的功效发挥。安检系统主要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须依靠其他手段降低事件的带来的不利后果。这就需要安检系统实现与其他安防系统的有效集成,从而建立“事前”和“事后”有效配合的安防机制。

  智能语音识别应用设备兴起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不难看出,随着人类不断进化,从最初通过手掌、肢体使用简单工具、传递简单信息,发展到控制发声并通过耳朵接收,形成了一个以语音为载体的快速信息传递通道和收发闭环,成为人类间最自然、最重要的信息交互手段。声波作为一种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无线电信号一样是,非接触方式传播,也是人类唯一可以不借助工具就可自由掌控的一种天然“无线”资源。

  今年,智能设备的兴起给语音识别带来新生,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也让语音识别的应用开始拓展开来。目前,语音识别技术在通信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AT&T、Verizon、LG电子、诺基亚、摩托罗拉,在终端上都载入了语音识别的技术。另外,在航空领域,美国航空公司也使用了语音识别系统。

  智能交通深化改革 多个方面取得进步突破

  1月16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工作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指出,2014年是交通运输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浙江省上下围绕“两美浙江”和“四个交通”建设发展目标,交通建设投资突破900亿元,实现了物流平台不断提升,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绿色交通、公路“四化”、“五个一万”提升农村公路等全面发展,引领了全省现代交通“五大建设”逐步向综合、智慧、绿色、平安领域纵深延伸,为全省经济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智能交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一切脱离了智能的事物终将被淘汰,交通也不例外。智能交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有效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

  LED智能照明产业爆发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预测,2014年中国LED行业总产值规模将达到344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LED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产值分别为120亿元、568亿元、27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0%、32%。LED产业链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

  随着LED照明技术产品逐渐成熟完善,LED照明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LED行业在2014年迎来的“爆发年”,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LED企业跑路、倒闭也时有发生,行业洗牌正在加剧,LED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变革的大时代。

  智能交通将现千亿级市场——等你来撬动

  受益于相关鼓励政策的发布和落实,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落实,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行业发展将迎来持续稳定的增长期。数据显示,中国财政支出在智能交通系统上的投资额从2006年的18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1亿元;2012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总规模为159.90亿元,同比增长21.70%;2013年受政府投资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投资增长至407.99亿元,增长率则高达28.5%;2014年智能交通行业基础建设基本成型,注重应用成为发展主要方向,增长率接近30%,应用投资规模超过500亿;到2015年,由于千万级项目频出,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城市智能交通企业参与其中。同时,为缓解政府资金周转压力,以工程总承包方式建设的城市智能交通项目也逐渐增多。有专家预测今年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投资将增长将超过700亿元。

  随着我国智慧产业的不断推进,智能交通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也正在加速,不少地方已经制订并公布各类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划也有望制订颁布。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广阔,技术相对成熟,行业模式已趋成型,行业发展值得期待,千亿级市场等待企业的撬动。

  2015年智能家居发展三道坎

  2014年被称为是智能家居年,在这一年中,Google收购了NEST,Apple推出了HomeKit智能家庭平台,Samsung等大厂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一时间智能家居在国际上这个词大热,频频见诸于各科技媒体,成为焦点。尽管如,智能家居目前还未到达真正的高峰期,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2015年,智能家居将继续爆发,行业内大佬跑马圈地战略已展开,2015年智能家居市场势必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过在此之前需要跨过技术、用户、市场这三道坎。

  第一道技术坎:技术融合问题;第二道用户坎:培养用户使用观念;第三道市场坎:内热外冷的市场格局如何改变。

  物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据有关方面统计显示,到201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会超过1700亿美元,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5%。虽然对于物联网产业的界定和标准还未确立,这组数据的说服力欠缺,但是从中发映出物联网产业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六成,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增速开始放缓,物联网有望接力智能手机,成为电子行业的下一个风口。美、欧、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苹果、谷歌、IBM等国际巨头也都纷纷布局智能设备、智慧城市等物联网细分市场。据IDC预测,到2020年预计将有300亿设备接入物联网,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由14年的265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04万亿美元。我们认为,作为物联网实现基础的MEMS传感器、RFID以及MCU控制器将最直接受益行业大发展,有望在未来几年取得快速增长。

  传感器在智能交通作用重要

  智能交通在服务百姓便捷出行和交通科学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传感器实现智能化,使智能交通越来越受欢迎,极大的方便我们的出行,为我们出现保驾护航。

  纵观中国的交通现状和未来需求,燃油的效能、排放法规、生产效率和地区基础建设将成为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四大驱动力,这正是传感器在这四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结果,助力智能交通行业的建设。

  伴随着传感器在智能交通及其它各领域越来越广,传感器开始向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传感器在智能交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

  智慧城市呈现三种形式六大特色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智慧城市有三种形式:

  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代表的全面智慧发展型,这些城市具有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较强、信息化水平全国领先的特点,涉及信息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智能应用、环境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气等市政设施等领域。二是以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为主的优势产业拉动型,该城市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他们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拉动特色产业,以先发优势带来更多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三是以中小型城市为主的稳步发展跟进型,这些城市以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的智慧化提升和建设作为智慧城市的重点任务,兼顾产业发展,贴合城市定位,提高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六个特色:一、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二、打造公共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三、加强规划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四、注重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五、推进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发展;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